云南禄丰:农田标准高,增收“钱景”好-新华网
云南频道 > 信息 > 正文
2025 01/23 14:44:26
来源: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

云南禄丰:农田标准高,增收“钱景”好

字体:

  虽是冬季,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仁兴镇大平坝的田野里,一排排萝卜条“沐浴”在阳光下,与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“人勤地不闲”的丰收画卷。这是这里冬忙时的热闹景象,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“建成一片,造福一方”的幸福缩影。

  统筹规划建良田

  高标准农田建设,是仁兴镇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。2024年3月,由烟草部门出资,禄丰市仁兴镇大平坝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项目正式动工,2024年6月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。项目共实施土地整理面积3065亩、配套沟渠3条、机耕路5条、管网1条。

大平坝高标准农田种植的萝卜(2024年12月12日摄)。虎遵会 摄

  通过土地平整、水利设施完善、道路硬化、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改造,大平坝农田实现了从“望天田”到“高产田”的华丽转变,达到了“旱能灌、涝能排、田成方、路相通”的标准,不仅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,更是方便了机械化作业。

  “以前田块不集中,作物也不敢多种,现在我家的田都在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区内,加上我另外租的土地,2024年种了61亩烤烟。”仁兴镇古城村委会村民张俊说。

  “种烟面积增加但用工量和工期都明显少了,在高标准农田上,大型机械进田,理墒打塘最多两三天就完成了。”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,张俊说。

  宜机改造解难题

  整理后的土地平整开阔,适宜各类大小农机作业,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合作社购置了移栽机、覆膜机、大型拖拉机、深耕机械、耕地理墒打塘一体机等设备,并组建专业服务队伍,为烟叶种植机械化“保驾护航”。

  张俊算了一笔账:“自从用上各类机械,用工难题也解决了,就拿40亩烤烟来说,一亩地要3个工人,打塘、移栽要连续干10多天才能完成,工价高不说劳动强度还大,跟合作社租用机器三五天就搞定了,还配备专业人员。”

  宜机化农田打破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,实现了农田增产和农民增收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
  多元种植促共富

  在烤烟种植的基础上,仁兴镇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,鼓励农户进行土地轮作和种植萝卜等烟后作物,提升亩均效益,实现一地多用途。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土地“生金”,更让当地群众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。

张俊正在田里晾晒萝卜条(2024年12月12日摄)。王妙 摄

  “2024年种烟赚了一些钱,现在萝卜也全部可以采收,擦成条晒干,过完年又有一笔收入。”张俊说。

  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仁兴镇正以高标准农田为纸,描绘着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图景,书写着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篇章。(完)(王妙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柴静】